《拾遗保护》——京腔雅韵 百年歌吟
2021-08-04 16:02 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

  曾有老观众说,白派名家阎秋霞晚年的演唱,达到了“枯涩苍幽之境”,她在台上毫无顾忌,甚至还在演唱中嗽嗓,观众却毫不介意,听得如醉如痴。的确,像其它传统艺术形式一样,京韵大鼓是有特殊魅力的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情境和欣赏习惯。如果,您或在不经意间进入了它的这个“境”,感受到了这种特殊魅力,那么您很有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甚至喜欢它,享受它的美。在本片后期制作过程中,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播放《愚公移山》“山南的乡亲们都渴望到山北”一段,机房里的同事们便不由自主跟着哼唱,到后来几乎都会唱了,大家感叹:这真是魔性的艺术啊!

  穿越一百年而流传下来的艺术,一定有它深沉、独特的魅力,有它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它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和审美情趣,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基因;它的曲调是民族的,来自民间,醇厚而深入人心;它的唱词有很多经过近现代文人的润色加工,有较高的文学性,所以它能够在一百多年间雅俗共赏,成为从是文人雅士到贩夫走卒都能欣赏的艺术。

  今天,文化的丰富多元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与这种艺术产生了疏离与隔膜。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京韵大鼓既熟悉又陌生。比如《丑末寅初》,很多人熟悉它的名字和曲调,却不甚明了它唱的什么,更鲜少知道怎样去欣赏它的美。

  把我们感知和欣赏到的艺术魅力传递出去,既能见赏知音,又能让今天的人们重新认识传统艺术,欣赏传统艺术,弥合这令人遗憾隔膜与疏离,是我们制作这个节目的初衷和努力的方向。我们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真实纪录

  摒弃主观的叙述,更真实地纪录现场和人物,让人物自己讲故事。比如京韵大鼓寻根之旅的段落,我们不摆拍、不指挥,让文化学者与木板大鼓传承人自然交流对话,通过老艺人的现场演绎,真实还原从木板大鼓到京韵大鼓的蜕变,充盈而饱满地再现了京韵大鼓的生命底色。与过去的《拾遗保护》相比较,风格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

  二、完整呈现

  京韵大鼓是北方鼓曲的翘楚,它的百年历史,生动阐释了传统艺术发生、发展、流变的规律,是一道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文化风景。我们规避教科书式刻板的叙述,浓墨重彩地呈现艺术发展重要节点和精彩瞬间,穿越百年,让历史的脉络更加清晰,艺术的风神更加饱满。比如刘宝全的开创之功,刘(宝全)、白(云鹏)两派天作之合般对京韵大鼓刚柔并济风格的共同塑造,张(筱轩)派悲剧性的陨落,少白(凤鸣)派戏剧性的崛起,骆(玉笙)派集大成于一身的横空出世与辉煌。艺术发展的规律,人生际遇的造化与巧合,偶然与必然…在历史与艺术的时空中,引发人们多维度的思考。比如鼓王相见不相识的故事,刘宝全的保守,骆玉笙的偷艺,这些有着鲜明时代印记和历史感的曲坛掌故,经由研究家、爱好者的娓娓讲述,给人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三、彰显个性魅力

  流派艺术是个性化的,名家名角的魅力也是个性化的。比如白(云鹏)派的怯音字,一曲《探晴雯》,片中依次采用了白云鹏的原声,马志明的“玩儿票”,和赵学义的演唱,三个片段共同组成了“一落儿”,由专家和资深爱好者分头“解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感性地解读白派这一最具个性化的标识。比如骆玉笙的书卷气与不饰脂粉,对子女后代充满正能量契合主流价值观的家教,既突显了艺术大师人品艺品高度统一的境界,也完成了对非遗和传统文化价值的阐释和体现。

  四、关注活态传承

  在回望历史辉煌的同时,关注现实的业态,关注现实业态中真实的人。在京韵大鼓“不太火”的当下,鼓曲经典演唱会火爆地演出,老观众一如既往地热情追捧,老艺术家杨凤杰对弟子“不准翻头”的严格要求,王莉对后生晚辈“吃亏是福”的教导,青年演员夏炎坦陈坚守鼓曲艺术的心声,年轻的“名票”苏继华“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愿意唱”的表白,王力扬、白慧谦、骆巍巍等业界名流、名家后人一往情深的专注与厚爱,李治邦、鲍震培、佀童强等社会贤达、专家学者以精深的研究助推传统艺术弘扬发展与传承…这些真实的状态和真实的人,是京韵大鼓艺术薪火相传的希望所系,力量源泉。

  播出时间:86日—18 21:55

 

为了获得最佳体验效果,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

津ICP备 16006307号-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21366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2120180003     投诉电话:022-23601767     投诉邮箱:zongbianshi@wisetv.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