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特派记者自意大利米兰报道:当地时间10月11日,第43届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在伦巴第大区泰斯托里礼堂落下帷幕,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与天津市体育局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奔跑人生:纪念奥运冠军李爱锐巴黎夺冠100周年》,从近两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影片将通过国际奥委会和2026年米兰冬奥会渠道持续发生国际影响。
这是天津新闻界和体育界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取得的历史性突破。电影节主席、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弗朗哥·阿斯卡尼教授高度肯定了《奔跑人生》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出生在天津的李爱锐是上世纪著名的运动员,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战车》的故事原型。他连接了中国和欧洲,我们重新聚焦于这个极具现实意义的主题,并且对他的故事做了更深入的挖掘,这是一部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纪录片。
当《奔跑人生》的镜头在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的银幕上定格,百年前李爱锐疾驰的身影,仿佛跨越了时空与世界对话。天津,作为对话的主体,让李爱锐的故事从文献记载走向鲜活呈现,使其精神不仅在世界舞台上被重新看见,更在他曾生活与奉献的津沽大地与意大利米兰、与世界奥运大家庭间搭起桥梁。
一、一次机缘巧合的国际传播活动
2024年是巴黎奥运百年、天津出生的“苏格兰飞人”李爱锐夺冠百年、中国融入奥运大家庭百年。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天津国际传播中心)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指导下,主动设置议题,整合天津对外合作交流资源,策划推动了一系列地域教育人文外交活动。海河传媒中心旗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联合CGTN和中国日报等中央媒体,国内国际报道结合,以多形式、多渠道、多语种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大型国际传播活动的跨国策划、组织和传播。
2024年7月23日。由天津市体育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共同主办的“守望·情洒津沽的奥运冠军李爱锐”永久展区揭幕仪式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举行。仪式上,大屏幕上播放了李爱锐纪念活动宣传片。因病不能前来的李爱锐大女儿帕特里夏,在加拿大通过书信形式为揭幕仪式发来了致辞,深切缅怀了她的父亲,并表达了对天津人民的谢意。
苏格兰政府驻华代表柯春娜女士亲临天津见证了永久展区的揭幕。柯春娜表示,李爱锐的故事是连接苏格兰和中国人民的纽带,李爱锐的同情心、正直和饱含激情的价值观仍然激励着所有人。这个活动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前3天举办,意义不同凡响。
来自李爱锐家乡的苏格兰中学生,为天津李爱锐永久展捐献了“李爱锐慈善沙滩跑奖牌”,接续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世代相传的奥运精神。
作为活动内容之一,纪录片《奔跑人生》记录了一个延续百年的故事。
二、《奔跑人生》先导片奥运时间登陆巴黎街头
2024年8月 8日,这是巴黎奥运会400米决赛日。100年前,李爱锐正是在这项赛事上勇夺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这一天,还是中国北京奥运会开幕日、中国全民运动日。三重特殊含义,赋予了其不一般的荣光和使命。纪录片《奔跑人生:纪念奥运冠军李爱锐巴黎夺冠100周年》,于这一天在天津卫视首播。经过多轮紧张的安排和策划,该纪录片的先导片,成功在8月6日登陆巴黎拉法扎尔火车站电子大屏。在人流密集区域,用连续一周的时间,为纪录片预热。同时,为李爱锐400米赛跑隆重纪念,途经此处的巴黎市民和全球各国的人们,得以看到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制作的纪录片《奔跑人生》,了解了李爱锐与中国、与天津的故事。
这部30分钟的充满温情的纪录片,以李爱锐辉煌又充满波澜的一生为主线,以天津近代体育发展、中国与奥运的渊源等为暗线,讲述了一位伟大运动员的一生。为了走近李爱锐,摄制组远赴欧洲,拍摄了其就读的学校,采访了李爱锐的家人、苏格兰体育专家、李爱锐传记作者,以及研究李爱锐跨文化传播的天津专家、短跑训练教授等多国籍专业人士。通过多方解读,深入挖掘细节,讲述了李爱锐丰富传奇的一生,拼搏向上的精神,播撒体育种子的无私胸怀。同时,讲述中国和天津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繁荣与强大的历程,中西方文明互鉴、文化交融的美好图景。
《奔跑人生》的镜头在巴黎讲述这段跨国情谊的同时,海河传媒中心体育频道出征巴黎奥运会的前方报道团队,也精准布局、匠心策划,在报道奥运会的同时,承担起“李爱锐巴黎夺冠100周年纪念”国际传播活动的重任。在电视大屏与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力,于奥运舞台点亮国际传播的新亮点,赢得了广泛赞誉与深远影响。
三、中国故事源远流长
今年9月,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和其他媒体郑重发布了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李爱锐的名字赫然在列。
去年8月10日,巴黎,李爱锐百年前夺冠的伊夫·杜·马努瓦尔(Stade Yves-du-Manoir)体育场。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再次挺进奥运决赛,向奥运金牌发起又一次冲击!来自天津的李红和队友们在李爱锐100年前冲击金牌的同一赛场比赛。这是机缘巧合,更是奥运精神薪火相传的象征。
更加巧合的是,百年前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邓小平,在巴黎伊夫·杜·马努瓦尔(Stade Yves-du-Manoir)体育场观看了乌拉圭和瑞士的奥运会足球决赛。这场比赛在青年邓小平的心中埋下一粒种子,也开启了他一辈子的体育迷、奥运迷生涯。邓小平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一个提出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中央领导。中国从现代体育的弱国,迈向现代体育的大国和强国的征程再次加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运兴则体育兴、国家强则体育强。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特派记者在米兰参加纪录片《奔跑人生》的展映和电影节的观摩活动,不仅听到了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主席、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遗产委员会委员弗朗哥·阿斯卡尼教授和意大利观众对这部纪录片的肯定,更感到在全球视野下,李爱锐体现的奥运精神、体育精神,是中国故事,也是世界故事;是历史文化的过去,也是人类命运的未来。记录弘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是我们与世界共同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