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园20分钟”在城市中的年轻人中流行,他们把公园绿地当作“能量快充站”,赏景、散步、观鸟……即使什么都不做,每天只要在公园待上短短的20分钟,人的心情就会更愉悦、精神更集中、创造力也更蓬勃。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就做过惊人之语:“一日不到公园,则精神昏浊,理想污下。”
由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出品,天津海河传媒中心都市频道制作的20集人文生态纪录片《绿满津城》今日起在天津卫视播出。该节目40集,用每集8分钟,带领大家穿越每个公园的一年四季。此次推出的是该纪录片的第一季20集。纪录片《绿满津城》总导演王言玲介绍,“该片从明代修建的文庙,到2023年刚刚完成的绿道公园,时间跨度近600年。在这半个世纪的历史河流中,在天津出现的一个个园林和公园,如同时间之链上的一颗颗明珠,串起了津派园林的风光。当然,与公园有关的人和事,也成为片子的主角,娓娓道来一段段难忘的故事。”
一段天津园林发展史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历史上溪流纵横,坑塘密布;明清以来,天津城市繁荣,私家园林盛极一时。宛平查氏所建的水西庄,景观之佳、收藏之富,可与扬州马氏的小玲珑山馆、杭州赵氏的小山堂和吴氏的瓶花斋相媲美。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认为,纪录片《绿满津城》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部纪录片。“该片把整个天津的园林绿化的历史做了一个纵向的全面的拍摄,立体地反映了整个城市绿色之美。同时,对于大家了解天津园林发展历史也有很好的帮助。因为中国古代只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是没有公共园林概念的。天津开埠后,租界林立,街道两旁,多植树木,楼宇间布置起足具各国特色的花园,国人视为新奇。重要的是‘城市公共绿地’概念由此进入天津。”
之后,天津的私家园林和公共园林不断发展兴盛。新中国成立后,修建了天津市区规模最大的公共园林水上公园。改革开放以来,为赋予广大群众休闲生活新时尚,相继修建了数十座大型公园。著名的南翠屏公园是中心城区最富特色的自然山水公园,采建筑渣土和淤泥堆积山体,绿化造景,宛若天成,充分发挥出公园的健身休闲和生态环保功能。滨海新区泰丰公园建成于"绿色植物禁区"的盐碱滩上,以此惊艳了业界内外。
天津的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走在全国前列。天津市风景园林学会原秘书长王和祥告诉记者:“我从事绿化行业近40年了,用影视的方式集中反映天津的绿化成果面貌应该是第一次。这部片子把各方面的专家以及掌握历史情况的老人都组织起来,是比较浩大的工程,然后把他们过去的那些记忆实际上都留在影片中。这部片子都能反映出来咱们天津园林的一个变迁和天津城市环境的变化非常大。今年是一个非常好的年景,整个城市大街小巷新绿不断。片名里一个‘绿’字,是颜色的代表,更反映出城市面貌的绿意盎然和朝气蓬勃。”
立意新颖,手法创新
《绿满津城》项目于2023年9月份正式立项,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40集天津公园、园林的拍摄与制作,分两季完成,每年完成20集。从立项到节目开播,整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摄制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去风景园林学会做前期调研,跟园林专家、教授请教,实地走访了每一个公园,在全市340个公园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40个园林。
拍摄团队采取多种拍摄形式,比如无人机对全景的展示,特写镜头对细节美的呈现,移动镜头产生的沉浸式体验感等等。团队跨越春夏秋冬,将公园的4季变化,收入镜头之中,充分展示每一座公园美不胜收的景色。
后期制作上,巧妙运用动画演绎,将生涩的科技手段,通俗易懂地展示出来,将天津人的聪明智慧与一座座园林的诞生、生长结合起来,人与景共美。
声音的呈现同样别具一格。园林一直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体现,是将大自然山水收进内心的共融。节目选择使用男、女两个声音来展现不同风格的园林,比如以历史文化为重点的采用男声配音,以花草风景为重点的采用女声配音,各有特色,并且相得益彰。
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闲暇时间的多少,往往是衡量生活质量的指标。公园完善的设施,使生活节奏紧张的游人得以在此放松休闲,尽情享受,凸显了造园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史上的天津园林,有足以令世人赞叹的造园成就。目前,天津业已进入建设绿色发展目标全面实施的新阶段,社会绿化全面开展,景观绿化日新月异 ,已初步建立起与天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良性生态系统,为全市人民提供绿色精神动力和智慧资源。
当我们看到节目讲述的一个个园林故事,不难发现,地缘差异和比较优势使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呈现出非凡而独特的个性,处处散发着"津味儿"园林气息。
|